• 湾区城市
  • 低空经济
  • 湾区财经
  • 湾区之声
  • 粤政通
  • 湾区融媒
  • 研究报告
  • 行业展会
  • 湾区星图
  • 品牌工程
  • 首页 > 湾区财经 > 正文

    民营经济促进法今起施行,民营经济发展迈入法治化新纪元

    2025-05-21 16:07大湾区经济网申请入驻>
    分享至

    大湾区经济网湾区财经报道,5月20日起,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这一法律的出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一座里程碑。

    专家指出,这部法律通过系统性的制度创新,精准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营造更稳定、透明、优良的营商环境,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将有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融媒中心、广东新闻广播策划推出专题报道《民营经济促进法今起施行,民营经济发展迈入法治化新纪元》。

    民营经济促进法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公平竞争、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法,共计9章78条,将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与重要举措转化为法律规范,首次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等内容写入法律。

    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关注并研究民营经济30多年,参与了2023年全国工商联《关于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提案》起草工作,在立法机关征求意见阶段也多次建言献策。他认为,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方位回应发展诉求,是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压舱石”。将支持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彰显了法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有机统一,意义重大。

    “这是全面依法治国、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六个核心原则——地位平等、共同发展、公平竞争、互利合作、平等监管和平等保护,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作为构建民营经济友好型法律规范体系的龙头法,对改革与发展意义多元。这部法律从立项到通过速度极快,在我国立法史上实属罕见。”刘俊海表示。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从“补充力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56789”的辉煌成就,贡献50%以上税收,60%以上GDP,7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企业数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在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恰逢其时,是法治赋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广东民营经济法治研究会会长陈云良指出,这不仅是法律层面的完善,更是国家向全社会释放的重大信号:“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陈云良认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里程碑意义,不仅体现在法治层面,还体现在社会心理和基本制度建设层面,“从法律上向全社会宣告:民营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营经济定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生力军意味着能打硬仗、是开路先锋。这部法律的实施让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坚定发展事业、产业,做大做强。”

    广东省工商联主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参与并见证了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提建议、启动会、审议通过和最终落地。4月30日他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见证了这部法律获审议通过这一载入中国法治史册的时刻,与立法背后所凝聚的国家意志与时代脉搏强烈共鸣。这位从500元起家、带领企业跻身中国500强的民营企业家说,民营经济促进法从多维度为民营企业松绑赋能,更坚定了大家加强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决心。

    “创新是民营经济的唯一活路,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创新需要一些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创新就是做以前别人没做过、很少做的事情,失败率就高。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政府从金融上支持,开放绿色通道,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有党的领导,有总书记把舵定航,国家立法支持,我们把科技和产业更好地融合,充满了信心!”陈志列表示。

    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5700万户,其中约四成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民营企业。今年一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197.9万户,日均新增2万多家。在民用航空、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民营企业正成为技术突破的主力军。

    以亿航智能为例,这家历经十年攻关在全球率先拿齐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四证”的企业,让中国载人低空飞行的梦想照进现实。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预计,2027年公司将在广州建成超100个起降飞行点,逐步开通更多航线,提供常态化的“空中出租车”服务。

    贺天星说,民营经济促进法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积极发挥作用,有法律为创新“撑腰”,营商环境将更公开、公平、公正,民营科技企业也将在差异化、颠覆式创新的大道上阔步向前,“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良性发展,保护民营企业利益。法律推动企业科技向善,不走内卷式竞争、投机式创新之路,而是走高效、有效、安全健康的发展大道。广东创新土壤优良,支持企业挑战全新行业,能试错、容错。我们会坚持差异化、颠覆式创新,带动低空经济产业补链强链。在新质生产力时代,民营企业定会大放异彩!”

    全国每10家民营企业就有1家扎根广东。广东始终以“敢为天下先”推动民营经济改革创新,激发活力与创造力。2024年以来,接连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乘着民营经济促进法5月20日起施行的法治“东风”,广东加速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是战略抓手之一,也是民营经济的主战场之一。2024年,广东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超24万套,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

    image.png

    机器人“七剑客”之一、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高端智能装备界的“多面手”,从核心零部件到下游应用全线覆盖。民营经济促进法鼓励企业参与行业技术创新联盟或创新联合体,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共同攻克行业共性技术难题。

    拓斯达董事吴丰礼透露,将加快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布局人形机器人等前沿赛道,共同开发轮式移动仿人形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产品,以智能制造推动产业升级,“制造业注重综合竞争力,不是单点制胜。如今对科技型民营企业支持力度空前,让我们能更专心创新,进一步智能化,降本增效,为应用开拓广阔空间,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广东民营经济法治研究会会长陈云良分析,民营经济促进法既是市场活力的“激活码”,也是民营经济行稳致远的“导航图”。他建议广东加快制定配套细则,在关键领域作出更多突破性探索,提供“法治赋能、创新引领、生态优化”的示范样本,“要通过制定具体的细则、规章、配套制度,形成民营经济促进法律体系。广东东要出台更有力的措施,‘非禁即入’,垄断性领域率先向民营企业更全面开放。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改善营商环境,真正保障这部法律完全落地。”

    国家高端智库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分析认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实施是我国应对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转型挑战的关键举措,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信号和制度性承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开启法治化新纪元,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东作为经济强省,应充分发挥民营经济规模大、创新活力足的优势,在新赛道探索“法治+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广东民营经济规模大、质量高、结构优,要以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契机,推动广东继续走在前列。抓住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各类所有制经济、市场主体迸发活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将更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基础更扎实,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目标。”郭万达指出。

    供稿: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编辑:高小波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图片为政企及百度图库提供。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

    京ICP备1903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