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科创企业年增近35万家 湾区创新生态领跑全球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2025-05-17 21:14

粤港澳大湾区正以强劲的科创动能重塑全球创新版图。据企业工商注册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该区域新增科技创新企业达34.99万家,创历史新高,折射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入加速期。

广深双核驱动 创新要素集聚成势作为湾区科创“双引擎”,广州、深圳分别以10.99万家和9.96万家新增企业贡献了总量的60%。深圳依托鹏城实验室、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打造全球科技创新先锋城市;广州则强化基础研究能力,形成“实验室—孵化器—产业集群”全链条创新体系。目前,大湾区已建成50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25个重点专项、13万余台大型科研设备向港澳开放,形成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强磁场”。

产业图谱分化 城市定位互补通过对企业名称高频词分析,大湾区科创版图呈现鲜明地域特色:广州“健康”“商贸”折射医疗与流通领域优势;东莞“材料”凸显制造业根基;江门“农业”指向科技农业转型;中山“照明”延续传统产业集群升级;香港“投资”“实业”展现资本枢纽功能。这种差异化布局构筑起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的立体生态,与湾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契合。

港澳资本升温 政策破壁赋能港澳资本持续加码湾区科创,2024年广东新增港澳投资科创企业3523家,较六年前增长28%。《广东省促进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条例》等政策落地,从住房、教育、融资等维度破除制度壁垒。据悉,港澳青年创业项目可享最高500万元资助,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孵化港澳项目超600个,成功率逾75%。

创新引擎升级 全球竞争力凸显“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五年位列全球创新指数第二,区域内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9.2件,远超全国平均水平。随着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深化,如科研资金跨境拨付、人才联合培养等机制突破,湾区正从要素集聚向创新策源跃升。专家指出,34.99万家企业不仅是数量突破,更标志着制度型开放与产业链协同的质变,为全球科创竞争提供“中国方案”。

撰文:余芳

编辑:高小波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图片为政企及百度图库提供。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

京ICP备1903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