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亩稻田推广优培技术促高产
惠阳农业专家到田间查看育秧情况,指导农民做好备耕工作。
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向各镇街免费发放优质水稻种子。
日前一大早,惠阳区平潭镇种粮大户黄春贵来到新岗村党群服务中心,领取免费发放的优质水稻种子“野香优莉丝”,准备开始早稻育秧。今年,惠阳继续实施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攻坚行动,在全区1.4万亩稻田推广实施“一喷多促”技术、增施有机肥技术、水稻秸秆高效腐熟还田技术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同时建立9个水稻单产提升示范点,其中在新岗村的千亩稻田试点“八个统一”,帮助减少生产投入提高产量,并解决销路问题,起到提质增效增收作用,预计每亩稻田种植成本可从800元降低至500元。
试点示范
“八个统一”降本增收
“这个种子我试种过,产量高,品质也好,这次免费发放优质水稻种子,可以节省七八千块的种子钱。”黄春贵笑着说。黄春贵今年计划种植60亩水稻,按照每亩2.5斤种子育秧,领走了150斤水稻种子。
黄春贵所在的平潭镇新岗村是惠阳的产粮大村,也是惠阳区9个水稻单产提升示范点之一,今年全村早造水稻种植面积约1079亩。与往年有所不同,惠阳将在这里试点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八个统一”措施,即“统一配种、统一播种、统一插秧、统一防控、统一收割、统一收购、统一烘干、统一销售”,这一做法得到了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的支持。
根据惠阳实施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攻坚行动的内容,新岗村参与试点的农户可免费领种子、免费插秧、免费喷洒农药化肥等,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为何选择新岗村作为试点?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古幸福说,新岗村是惠阳传统种粮大村,村民、种粮大户、合作社都愿意配合试点“八个统一”,节约用水、节省时间、节省人工、节省成本,减少生产投入,实现降低灾害风险和提质增效增收,实实在在让农民受惠。
惠州市新岗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文康算了一笔账,一亩水稻使用2~2.5斤种子,加上打田、施肥施药、收割、烘干等,每亩水稻的成本约800元,现在扣除免费发放的种子、打田、1次无人机肥料农药混喷的统配统施服务,农民种植每亩水稻可节省成本三四百元,即每亩水稻成本最少可降低至500元,再算上每亩400元的种粮补贴,对农民种粮降本增效帮助很大。
“按照统一节奏去种植和管理,也不用为种啥品种操心。”黄春贵说,村里的合作社还会按市场价收购粮食,也大大省去了销售时间,往年他通常要一个月才卖完所种的水稻。
科技助力
实施“一喷多促”、增施有机肥技术
在惠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水稻种子仓库前,一辆辆来自各乡镇的车辆来这里领取免费的水稻种子。这些种子全部是在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试验田种植后培育的良种,在春耕前向各镇街有需求的企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免费发放,今年已经发放1.5万斤。
多年来,惠阳区大力开展优质稻选育推广工作,积极推广水稻新品种及配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通过试验展示示范、技术指导、举办培训班和咨询会等多种形式,“藏粮于技”,不断提升水稻种植的科技含量和产量水平。
水稻要实现高产,离不开科技创新与良种、良技、良法的推广。
惠阳正推广示范先进适用技术,如实施“一喷多促”技术、增施有机肥技术、水稻秸秆高效腐熟还田技术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这里所说的“一喷多促”是一种集成化的农业管理技术,其核心在于将叶面肥、植物调节剂、杀菌杀虫剂等多种药剂按照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后,通过一次性喷施作业,实现对农作物的多重促进效果。
古幸福说,今年将通过优化筛选多种水稻叶面肥与药剂进行联用,实现水稻关键生长时期提质增效,防控病虫害的效果。
改善土壤
免费发放有机肥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化肥因其快速见效而被广泛使用,但其长期过量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化肥中的化学成分容易破坏土壤中的有机质,导致土壤板结和硬化,影响植物根系的正常呼吸和营养吸收。过度使用化肥也会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减少有益微生物的数量,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
惠阳实施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攻坚行动中,免费向农户发放生物有机肥,从而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实现单产提升。同时,对所有水稻种植户实行统一采购农药、统一时间发放、统一时间防控的模式,以解决水稻规范用药的问题,从而实现统防统治,促进水稻单产提升。
目前,惠阳建立了9个水稻单产提升示范点,总面积约3000亩。惠阳种粮大户彭云生在永湖镇元岭村的500亩水稻田是单产提升示范点之一,他在今年春节前就开始育秧,比往年提早了大半个月,到3月初就可以插秧了。
“我在惠阳多个乡镇承包了耕地,种植3000多亩水稻,怕忙不过来,今年提前育秧插秧,预计8月上旬可以完成收割,不影响晚造水稻的种植。”彭云生说,按照惠阳推广应用的水稻绿色高产种植技术方案,他所种植的水稻平均亩产850多斤,农业专家经常到田间指导,宣传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
据悉,实施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攻坚行动的目标是水稻亩产提高4公斤以上,病虫草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并集成一套适宜本地区推广应用的水稻绿色高产种植技术方案。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档
肇庆高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7.78%,稳居广东前列 农户“好帮手” 农业“新引擎”
高要区肇丰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农机手用中型拖拉机耕地,高效轻松。阳春三月,肇庆各...标签:肇庆高要水稻1星期前阅读:5.37万寮步刘屋冚村探索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新范式
■刘屋冚村寮步供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释放出许多积极信号,吹响了乡村...1星期前阅读:2.03万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加强光伏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
2星期前阅读:3佛山选派专业人才担任乡村职业经理人
当前,随着佛山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大力实施强区促镇带村行动,新...标签:农村2星期前阅读:6.19万绿美珠海如何建设?2025任务清单来了!
春季正是植树造林扩绿增绿黄金期。记者4日从市自然资源局获悉,《绿美珠海生态建设2...2星期前阅读:2.21万抢农时!海事保障5.5万吨化肥抵莞,共筑春耕好“丰”景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肥料作为农作物生长的“粮食”,其稳定供应至关重要。2月1...1个月前阅读:4.7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