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 低空
  • 财经
  • 科创
  • 粤政通
  • 融媒
  • 研报
  • 展会
  • 星图
  • 品牌
  • 文旅
  • 教育
  • 首页 > 品牌 > 证券之星 > 正文

    邢台银行陷信贷管理危机:465万元罚单揭露风控漏洞,资本充足率持续承压

    2025-05-23 14:44证券之星申请入驻>
    分享至

    证券之星 赵子祥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邢台监管分局披露的三张罚单,将邢台银行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罚单显示,邢台银行及其小企业信贷中心因信贷管理违规合计被罚465万元,涉及7名支行行长、3名部门总经理。

    证券之星注意到,日前邢台银行披露的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显示,尽管去年该行业绩保持增长,但资本充足率指标下滑,不良率虽下降但整体水平维持在相对高位,在经营上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巨额罚单暴露信贷管理乱象

    从罚单内容来看,邢台银行此次被罚主要涉及三项违规行为。其一,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不良贷款管理不审慎,该行因此被罚款285万元。贷款风险分类是银行准确评估资产质量、计提拨备的基础,若分类不准确,将直接影响银行对自身风险状况的判断,可能导致拨备计提不足,无法有效覆盖潜在损失。

    其二,贷款“三查”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空转套利行为,被罚150万元。贷款“三查”制度,即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是银行信贷管理的核心环节。

    其三,小企业信贷中心异地非持牌机构在规定时限内整改不到位,被罚30万元。监管部门对于金融机构异地展业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非持牌机构在异地开展业务,缺乏有效的监管约束,容易引发金融风险。邢台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未能按时完成整改,反映出其在合规管理方面的执行力不足。

    证券之星注意到,邢台银行此次合计领到了三张罚单,合计涉及金额高达465万元,同时该行多达10名支行行长及部门负责人一并受到处罚。

    此次处罚覆盖从总行风险管理部到邯郸、衡水等地支行的管理层级,10名责任人被警告,凸显问题并非孤立个案,而是反映出邢台银行在信贷管理体系上存在系统性漏洞。从总行到分支行,在制度执行、风险把控和合规管理等方面均出现了偏差。

    资本充足率连续下滑敲响警钟

    公开资料显示,邢台银行前身即为邢台市城市信用社‌,于2007年9月改制成立为邢台市商业银行,2010年正式更名为邢台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邢台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已达到1731.77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53.18亿元,净利润6.08亿元。

    资产质量方面,该行表现去年不良率压降幅度较大,不良贷款率为1.97%,较前两年2.84%、2.26%降幅较大,虽实现了首次低于2%,但依然有较大的下降空间。同时,拨备覆盖率为204.22%。

    除了巨额罚单,邢台银行去年资本充足率指标下滑的情况也不容忽视。财报显示,邢台银行资本充足率从2023年的15.35%降至2024年的14.68%,一级资本充足率从11.35%降至10.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9.66%降至9.34%。

    另据邢台银行2025年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为13.26%;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6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20%,均较去年末进一步下滑,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距离不低于7.5%的监管要求,进一步逼近。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稳健性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资本充足率的下降,意味着银行在面对资产损失时,可用的缓冲资金减少,风险抵御能力减弱。

    资本充足率下滑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信贷业务的扩张可能导致风险资产增加,若资本补充速度跟不上风险资产的增长速度,资本充足率就会下降。另一方面,盈利能力不足也可能影响银行的资本积累。

    此次邢台银行因信贷管理违规遭巨额罚单、多名管理层受罚,暴露出其信贷管理体系存在系统性漏洞,制度执行与合规管理亟需强化。同时,资本充足率持续下滑、不良率仍处高位,反映出其在业务扩张与风险管控间失衡,资本补充与盈利能力面临挑战。(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图片为政企及百度图库提供。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证券之星 · 热榜换一换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

    京ICP备1903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