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筑基、创新领航:探寻苏州银行的价值增长密码
2025年4月28日晚,苏州银行正式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集团总资产突破7271亿元,各项存款4630.14亿元,各项贷款3628.90亿元,穆迪评级跃升至投资级,全球银行排名攀升至第253位。这一成绩的背后,是苏州银行在“生态协同、创新驱动、专业服务”发展下取得的实践成果,更彰显其服务国家战略、深耕区域经济的使命担当。
“生态圈”专属方案:开放协同强化价值共创
当科创企业手握专利却难换贷款,急需资源却难寻系统服务时,金融机构如何助企破题?苏州银行近三年助推30余家企业成功上市的成绩单背后,暗藏着一套科创金融的专属“解题方程式”。该行在“产品经理+风险经理+客户经理”的科创“铁三角”工作机制支撑下,以“生态联盟+数字平台+协同机制”三位一体发展驱动,加强跨部门协同联动,形成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闭环。通过整合政府、园区、创投、律所等资源,搭建“GOAI生态圈”,提供“股权+债权”“授信+非授信”“金融+非金融”“融资+融智”的系统集成一站式服务,创新“投贷联动”模式,以生态化打法持续扩展科创金融服务半径。
例如,该行针对科创企业推出“科创指数贷”,这项把技术专利、人才团队等“软实力”转化为融资“硬通货”的创新,已精准输血超12000家科创企业,授信总额突破1200亿元。同时,数字化平台建设是该行协同增效的关键引擎:成为全省首家以受理服务机构身份成功接入数币央行端系统的城商行,升级全线上化、智能化、数字化、可定制化的供应链平台“苏行e链”,获得“年度卓越数字化供应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奖项。
创新产研融合“智囊团”:前瞻布局响应新形势
在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与发展趋势下,区域银行该如何以“战略穿透力”破解系统性难题?苏州银行通过深耕行业研究,聚焦重点领域,精准推出“五个一批”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深化开放创新,发布“345”行动助力营商环境优化,以“五维十策”专项举措为外贸企业提供汇率避险、跨境融资等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前瞻研判“双碳”趋势,充分发挥政策资金杠杆效应,支持清洁能源领域发展。面对苏州市“1030”产业体系蓝图,该行锁定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战略赛道,以 “三计划”(伴飞、展翅、领航)分层扶持企业成长,开发“苏心科创力”专属评价模型,为科创企业赋予“价值动态身份证”。
当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城市发展肌理,或许才是区域性银行突围高质量发展的密钥所在。该行聚力“民生+财富”发展引擎,积极响应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推出“促消费、惠民生”系列方案,助力本土消费市场回暖。成为储蓄国债承销团新成员,财富管理规模持续扩容,加快推进资质牌照申设,持续深化银租联动,稳步推进村镇银行改革,提升苏新基金投、研、交专业能力,填补江苏省公募基金空白,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版图。
全周期需求适配:打造“苏心”品牌服务矩阵
“融资成本高过利润”是当前小微企业的普遍焦虑,折射出普惠金融的碎片化痛点,苏州银行依托“苏心·融享智惠”特色产品体系,上线信用产品“苏心惠”、泛场景供应链产品“票链贷”,并将苏州地区“征信贷”产品向江苏省内其他地区复制推广。围绕供应链、科创、抵押、征信、场景“五大客群方向”,以3.77%的平均投放利率,助力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并全新构建“苏心零售”品牌体系,2024年获零售银行杂志社“TOP10城商银行零售银行奖”。
“苏心生活”权益平台则成为该行链接民生与金融的“超级入口”,通过完善客户圈层圈群经营体系,以客群专区、定向场景专区为主阵地,联动本地优质政企资源,打造特约商户、联盟会员等板块,为客户提供更多元、更优质的场景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超20万户,陆续开展各类活动近200场。三代社保卡累计发卡超470万张,打造“先诊疗后付费”等智慧服务标杆,针对银发客群发布“苏心康养”养老金融品牌,创新升级“幸福里”康养俱乐部与“银龄通”服务,尊老卡发卡近35万张,树立适老化服务典范,智能时代助力银发一族跨越“数字断崖”。
从资产规模新突破到科创跨境双线发力,从生态协同纵深推进到民生服务深入人心,苏州银行正在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中筑牢客户基础,以精细化管理不断夯实发展基盘,为城商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量质平衡”的范本。在银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其深耕区域、聚焦实体的战略定力,或将成为新一轮增长的关键支撑。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图片为政企及百度图库提供。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