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经济网珠海报道,4月24日,2025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盛大启幕。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领域的年度盛会,本届展会以“智汇海洋科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20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集中展示海洋智能装备、海洋新能源、智慧船舶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为全球海洋科技产业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
政产学研协同共绘海洋发展蓝图
开幕式上,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屈家树、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苏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等嘉宾共同启动开幕式。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海洋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展开深入探讨。
苏虎在致辞中指出,珠海作为珠三角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城市,正锚定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目标,依托“一带贯通、双核引领、全域联动”的海洋产业空间发展格局,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屈家树强调,广东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珠海作为大湾区“蓝色门户”,本届展会与“海洋-空天-数字”三位一体战略高度契合,将助力催生新质生产力,为打造“海上新广东”注入强劲动力。
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揭牌仪式。
开幕式同期,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正式揭牌,发布《珠海宣言》,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海洋能源领域协同创新进入新阶段。随后,陈大可院士、“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体与集成项目负责人崔维成、美国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海工活动运营总监AndyLipman等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围绕海洋科技前沿趋势、深海探测技术、国际海洋合作等议题展开思想碰撞。
尖端装备亮相彰显科技硬实力
展会现场,中航工业通飞带来的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为焦点。这架刚刚于4月20日获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的“国之重器”,可实现12吨级灭火救援能力,填补了我国大型应急救援飞机空白。中船黄埔文冲展示的国内首艘三文鱼养殖工船、起重能力最大的风电安装船及无人智能母船“珠海云”,集中体现了我国在海洋牧场和海上风电领域的领先技术。
观众参观无人机驾驶舱。
哈尔滨工程大学展出的国内首艘高速复合动力无人艇“天行一号”,可实现自主避障、远程操控,在海洋科考和应急救援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值得关注的是,展会首次设立无人机专区,广东企航科技、上海御风未来等企业展示了海洋观测、测绘、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无人机技术,推动“空域联网、海域联动”的智能生态发展。
多元论坛助力产业深度融合
展会期间,将举办大湾区海洋发展论坛、低空+海洋经济融合发展供需研讨会、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暨智慧渔业发展论坛等10余场专业活动。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推介会将发布最新科研成果,2025粤港澳大湾区游艇产业合作论坛将探讨游艇经济新路径,水下无人系统前沿科技分论坛将聚焦智能装备研发应用。
据了解,本届展会由珠海市会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主办,将持续至4月26日。作为珠海“陆海空”全产业链会展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展会不仅展示了“珠海智造”的海洋科技实力,更通过“空海联动”模式,为全球海洋产业发展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海洋经济示范区。
编辑:余芳
本文标签:2025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