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站

首页 > 湾区城市 > 香港 > 最新动态

大公社评:主动创新求变 擦亮金字招牌

来源:大公文汇 · 2024-12-27 22:29
小字号阅读量:9.21万

香港刚刚度过近年来最热闹的圣诞节,消费市道明显好转,其中餐饮业生意额较去年增加8%。究其原因,除了节日效应、游客增加、本港举行不同活动刺激消费,也因为不少商家主动顺应时势变化,求变求存。他们调整经营方法,在坚守传统和不断创新之中,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拓展新市场,提升竞争力,有这样的努力,香港“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的金字招牌一定能擦得更亮。

香港消费市场近年面对诸多挑战。首先,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便捷,“一小时生活圈”不断延伸,香港和内地居民北上南下消费成为新常态;其次,内地游客新旅游模式方兴未艾,游客由过去的疯狂购物消费转向消闲游乐;其三,美国高息之下,港元兑人民币升值,削弱了港货及服务的竞争力。种种因素造成香港消费市道疲弱,零售额已连挫7个月,餐饮业叫苦不迭。

仅仅一个多月前,不少人看淡今年圣诞和新年市道,认为生意额将下跌两位数,但实际情况却好过预期,令人惊喜。一方面,中央惠港挺港政策陆续有来,特别是恢复及扩大深圳市居民来港“一签多行”政策,为香港带来更多客源,带旺了销情;另一方面,本港商家不是“坐等运到”,而是主动求变,优化经营策略。大公报今日推出商户创新求变专题,管中窥豹,展现了香港业界的求变意识和创新精神,而做好产品、提升服务、优化宣传是保持生意长红的不二法门。

高质产品永远是第一位的。有本港70年老字号潮式饼家从“自助餐、选择多”中得到启发,在坚守传统产品的同时,推出近百款新产品,以“百变”迎接新转变。饼家老板指出,今时今日单靠绿豆糕、花生糖等数款“固定盘”难以吸引客人,因此使用新食材,创造出冷冻花生糖、和牛芋泥酥饼、香蒜年糕等新口味。在包装上,由大变小,方便客人放入衣袋带走。产品的独特性能满足顾客的口味,自然能吸引回头客,“当你在潮州都吃不到(这口味)时,你自然会过来找我买。”

近年内地网购大行其道,不少香港商家顺应潮流,采用网络宣传及销售,扩大覆盖面,提升影响力。有在港开业30年的水果店,前些年苦于黑暴、疫情及旅客消费模式转变,生意额一度下跌近半。近年拓展网络销售平台,线下销售占六成,线上销售占四成,整体生意额回升20%。事实上,香港营商成本高昂,难以单靠“平”取胜,发展网上平台,同时令产品更加多元化、更高质,才能抓住新的商机。

也有扎根香港40多年的云吞店突破地域限制,将分店开到深圳,凭着地道的港式风味闯出一片天,不过两个月时间,已登上餐饮平台罗湖区人气榜第二位。老板指出,“最大竞争力是还原香港味道”,让内地客不来香港就能品尝到地道的港式食物,让北上港人在大湾区也能吃出在香港的感觉。为了服务好两地客群,店家聘请懂双语的服务员,尽可能让客人宾至如归。另一方面,店家每日收集顾客对食物的意见,作出相应的调适,凭着这份执著和诚意,很快就赢得了一批支持者。

事实上,香港人一向擅长“打逆境波”,一部香港的发展史,就是在识变、应变、求变中不断成长、实现自我超越的历史。目前香港面对科技革命、国际地缘政治复杂化、消费模式转变等严峻挑战,经济处于转型期,商家更需要解放思想,突破框框,聚焦创新创造,用好国家支持政策,化危为机,在变数中揾“着”数,在变化中求发展,在变局中实现香港的又一次崛起。

大湾区经济网编辑:Kevin

本文标签:香港消费市场香港旅游业粤港澳大湾区

返回大湾区经济网首页返回最新动态频道企业号入驻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档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

京ICP备1903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