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强北AI科普集市火热开展 市民零距离体验智能生活新图景
大湾区经济网深圳报道,5月3日,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与深圳电信联合主办的“AI赋能,大集大利”人工智能科普集市在华强北商圈启动。作为深圳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重要实践,活动通过场景化展示与沉浸式互动,吸引数千名市民游客现场感受AI技术最新应用成果,成为假期里一道亮眼的科技风景线。
图为华强北广场。
活动现场六大展区人头攒动。在数字人互动区,市民仅需输入文本即可生成数字人宣传视频,依托多模态大模型的“星辰慧记”AI会议助手能自动提炼会议要点,吸引众多上班族驻足体验。一款搭载大模型技术的AI智伴小熊成为亲子家庭焦点,其不仅能与儿童背诗解题、互动游戏,还可通过语音指令完成知识问答。据深圳电信技术人员介绍,这款设备已接入超百万级知识库,响应准确率达92%以上。
图为深圳电信展区,图源羊城晚报。
低空经济创新展区呈现AI与实体产业融合的生动案例。无人机血液运输系统通过智能路径规划,将医疗物资配送效率提升3倍;AI塔台实时监控系统可同时处理200架次无人机飞行数据,保障低空物流安全。深圳电信打造的AI云电脑现场演示“云端办公”,用户通过手机即可调用高性能算力,实现跨终端无缝协作。在智慧家庭体验区,AI宽带中枢实现语音控制全屋家电、安防与娱乐系统,一位带全家体验的市民感慨:“空调温度、灯光模式张口就能调,连老人孩子都能轻松上手。”
据悉,此次活动特别设置“集章打卡”环节,市民完成六大展区体验后可兑换纪念品,现场发放的5000份AI科普手册当日告罄。深圳电信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AI技术正加速融入生活场景,公司聚焦云网融合战略,已建成覆盖全市的智能网络基础设施,AI宽带用户规模突破百万。未来将持续通过此类科普活动,推动全民共享技术创新红利,助力深圳培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集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动能。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800亿元,同比增长28%,拥有AI相关企业超1500家。此次科普集市既是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产教融合的创新尝试。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纵深推进,深圳正以场景开放和应用创新为抓手,加速构建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的全生态体系。
图源:资料图、羊城晚报
编辑:余芳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图片为政企及百度图库提供。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