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湾区城市 > 佛山 > 最新动态 2025年机器人产业供需对接沙龙在佛山顺德成功举办

2025年机器人产业供需对接沙龙在佛山顺德成功举办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2025-04-14 21:53
小字号 阅读量:4.92万

大湾区经济佛山报道,2025年4月10日,由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和市科学技术局联合主办、佛山市顺德区机器人协会承办、佛山市博景宸产城发展有限公司支持的“智链湾区·创享未来——2025年机器人产业供需对接沙龙”在顺德区顺控智远科技园招商中心顺利开展。活动汇聚来自库卡、奥比中光等15家机器人行业企业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共20位相关负责人,围绕机器人产业融通发展供需对接展开深度探讨交流。

image.png

供需对接沙龙激活产业链内生动力

当前,深化我市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既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通产业链“毛细血管”的关键举措,更是培育优质企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通过搭建各类垂直化供需对接平台,可有效促进技术、订单、人才等要素精准流动,推动形成“以大带小、以小补链”的良性生态,为地方稳就业、促创新注入新动能。

本次沙龙聚焦机器人产业供需对接具体实践,由政府部门统筹多方资源联合搭建精准对接平台,组织机器人产业链核心企业与院校交流互动,通过场景化研讨破解融通发展堵点。沙龙以“深化产业链协同、推动精准合作落地”为目标,设置主题分享、场景研讨、园区考察等环节,加强本地机器人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业务、技术、供应链对接桥梁。通过小规模、高频次、深互动的沙龙机制,切实提升资源对接转化效率,为产业协同发展探索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深度研讨技术应用场景化和产业生态协同

在“技术应用场景化”研讨中,企业结合智慧园区建设实践,聚焦“人形+工业机器人”的技术融合趋势,分享AI技术在工业制造、智能服务等领域的场景应用案例,探索机器人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转化路径。部分企业提出如何避免陷于“技术堆砌”误区,忽视用户习惯、生产节拍等隐性需求,从实践和反思角度构建技术——场景双向反馈机制。

在“产业生态协同”研讨中,有代表提出政产学研中存在政府标准化协议与中小企业定制需求冲突、科研转化周期与资本回报预期错位等矛盾。多位代表围绕“产业集群生态圈”从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供应链优化等维度提出建议,倡导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强化技术标准共建与人才联合培养。

政企协同夯实湾区智造根基

佛山市中小企业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沙龙以“精准匹配、务实对接”为导向,既是落实湾区智能制造升级战略的实践,也为本土企业融入机器人产业链提供新契机。沙龙共识提出场景落地推进建议及技术转化“试验田”,但还需推进解决政策雄心与企业现实的冲突——如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成本分摊困境,以及产学研合作易沦为资源拼盘的困局。需深度解析的是,湾区智造根基的夯实不仅需企业融通发展,更需政府从传统引导者进阶为风险缓冲与生态共建者,企业定位则亟待向技术攻坚主导者纵深跃升。唯有通过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动态适配,才能催化“政产学研”从机械配合到有机共生的质变,构建可持续创新共同体。

接下来,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将统筹协调好政府政策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以“供需精准匹配、生态融通共建”为主线组织开展一系列供需对接服务,破解资源错配、协作壁垒等堵点,深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增强我市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性。

编辑:余芳

本文标签:2025年机器人产业供需对接沙龙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返回大湾区经济网首页返回最新动态频道企业号入驻

相关文档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

京ICP备1903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