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调整难救场!味知香上半年增收背后,毛利率创中报新低纪录
证券之星 吴凡
近期,围绕预制菜的讨论持续发酵,A股预制菜板块在9月15呈现显著异动,多家预制菜概念股出现上涨,其中被外界称为“预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605089.SH)当天涨幅达到4.93%,今年初至9月18日,味知香股价涨幅超20%。
然而二级市场的热度与公司基本面的承压形成鲜明反差,2023年起,公司净利润已连续两年呈现负增长,营收在2024年更是出现自上市以来的首度下滑。经营压力下,虽然味知香也在积极推进各渠道拓展,通过产品调价应对成本波动,但今年上半年仍呈现增收降利局面,其中公司报告内的毛利率跌至20.83%,创下自2021年上市以来中期报告披露的毛利率新低。
加盟店闭店数再超新开门店
今年上半年,味知香实现营收3.43亿元,同比增长4.70%,实现归母净利润3194.68万元,同比下降24.46%。原材料价格上行是影响公司净利润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味知香的经营压力自2023年起已逐步显现,当年公司营收几乎与上年持平,同比微增0.1%至7.99亿元,归母净利润自2021年上市后首次负增长,同比下滑5.42%至1.35亿元。2024年,公司业绩颓势进一步加剧,营收同比下降15.9%至6.72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锐减35.36%至8752.85万元。
味知香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之一,在于近年消费场景加速向线上迁移的结构性变革,冲击了味知香高度依赖的传统线下体系。
味知香的销售模式涵盖零售、批发以及商超渠道,其中零售渠道主要分为加盟店和经销店渠道,覆盖的消费场景主要聚焦农贸市场。证券之星了解到,2023年之前的行业扩张期,味知香精准抓住预制菜赛道的爆发红利,通过加盟模式的快速复制实现业绩高速增长。然而在2023年,虽然公司全年加盟店虽净增长132家,但闭店数量也达到231家,且拓店(净增长)增速远低于2022年的376家。
原因之一在于加盟店的赚钱效应在减弱,公司管理层回应2023年加盟店增速放缓原因时曾表示,结合消费环境以及销售市场的整体情况,加盟商开店的积极性有所减缓,一些想开多店的加盟商处于观望状态,导致开店节奏放缓。
2024年,味知香加盟店出现负增长,上半年,公司关闭加盟店127家,全年净减少79家,导致公司来自加盟店的收入同比下降11.39%至3.8亿元。味知香管理层在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中表示,二季度加盟店数量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大环境导致门店赚钱效应下降,一些本身经营不太好的店主在经营过程中看不到希望就选择了关店。在今年4月接受机构调研时,公司管理层进一步提到,很多消费者从线下购物转移至线上消费,导致了传统菜市场客流量下降问题的出现。
而在今年上半年,味知香加盟店仍延续闭店数量多于新开门店的情况,报告期内净减少43家,截至上半年末,公司加盟店数量为1701家。
收入回暖难阻盈利疲软
面对传统渠道承压,味知香近年也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补救。
零售渠道方面,味知香协助加盟店优化升级,从门店装修、陈列布局到信息化设备的升级改造,精细化运营,帮助门店逐步搭载O2O渠道,接入线上平台,形成“线上下单、附近门店派送”的模式。与此同时,公司也在推行“千城万店”计划,同时进行渠道下沉,深挖华东区域三、四线城市及乡镇空白市场,进一步提升开店空间。
简而言之,公司期望通过上述措施提升加盟店的盈利水平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加盟商的开店积极性。
对于批发渠道,味知香也在完善经销商体系,助力“1+N”模式的推广,同时重点开拓团餐业务;在商超渠道方面,公司称已与多家有影响力的商超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同时,与其他商超的合作洽谈正有序推进,逐步扩大合作版图。
从上半年业绩表现看,味知香不同渠道收入呈现分化,零售渠道继续承压,收入同比下降4.56%至2.1亿元,其中来自加盟店的收入同比小幅增长2.74%至1.8亿元;商超渠道同比增长155.55%至3775.76万元;批发渠道同比增长4.82%至8800.35万元;但经销店增势疲软,同比下滑33.46%至2953.18万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味知香加盟渠道在加盟店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实现收入小幅增长,反映出其加盟渠道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但能否持续保持产品竞争力仍有待市场的长期检验。相比之下,经销店客户多为农贸市场业主,该渠道收入的萎缩,也暴露出传统农贸市场渠道在消费场景迁移与行业竞争加剧下的生存危机。
面对传统渠道失衡的局面,味知香在保持加盟店稳步运营的基础上,更侧重对商超和批发渠道的挖掘,公司管理层也表示看好前述两大渠道的潜力。
尽管渠道的调整带来了收入规模的回暖,但公司的盈利空间却被进一步挤压,其中在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下跌46.79%至1244.27万元,上半年的毛利率也同比下滑4.02个百分点至20.83%,为自上市以来中期报告披露的毛利率新低。
味知香解释称,公司毛利率阶段性下降,主要是受到牛肉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牛肉类产品在公司整体营收结构中占比高、单位货值大,今年以来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零售端虽已针对性实施部分调价,但调价幅度尚未完全覆盖成本涨幅,而批发端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无法实现有效的价格传导,渠道选品也从高货值产品向为低货值产品转移,多重因素叠加下,公司整体毛利率承压明显。(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吴凡)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本内容为编辑独立观点,不代表大湾区经济网立场,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本网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
证券之星
证券之星金融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