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产融新动能 构筑创投新高地 2025创投大会暨创新温州产融对接会昨成功举办
在国家加快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背景下,温州以资本为纽带,构建全域协同的投资新格局。昨天,以“产融聚力 创引未来”为主题的2025创投大会暨创新温州产融对接会成功召开。大会旨在促进资本与科技、产业的高效对接,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作为温州扩大创投“朋友圈”和展示创新发展生态的重要平台,本次大会由温州市金融研究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温州商学院、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温州市大罗山基金村、浙江省上市与并购联合会、温州市私募股权投资协会、温州市创业投资协会协办。
关键词:聚势
多元主体共建创投生态圈
会议汇聚了多元市场主体力量,包括国资平台LP代表、国内头部投资机构合伙人、“5+5+N”产业上市公司及大型集团企业代表,以及产业项目方、金融机构、本地科创企业,侨商侨胞和新生代企业家等。
“温州民营经济活跃,产业基础扎实,尤其在智能制造和生命健康等领域涌现出高质量项目。大会搭建了高效对接的平台,为我们深入接触本地创新企业提供了重要窗口。”一位与会的投资机构合伙人表示。
多元市场主体的合作表明,产融结合正从资金支持扩展至智力赋能与生态共建,为温州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系统性支撑——
资本市场为温州注入持续创新发展的动力。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在会议上进行的前沿解读,增强了本土企业对资本市场的理解及创新发展信心。随着新政策文件落地见效,在复杂形势下,上市公司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能基础稳步夯实,科技叙事主线愈发鲜明,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
高校智库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参与为温州产融融合提供了坚实支撑。复旦大学、温州大学、温州商学院等多所高校代表积极参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是此次主办方之一,该校借大会契机,开放经济金融、前沿科技及交叉学科领域的科研平台、专家智库和高端研修平台,为温州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持续注入智力动能。
宁波银行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整合经营区域内GP、LP和项目等多方资源,其打造的基金管理人合作生态圈、被投企业科创金融生态圈和产业并购生态圈,为温州带来产融对接与交流合作平台,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关键词:赋能
产业基金激活发展动能
以政府引导基金为杠杆,以市场资本为主力,会议上三只聚焦不同阶段与领域的基金正式签约,覆盖产业转型、企业培育与创新孵化等环节——
温州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与温州市人工智能局成立及AI产业“四张清单”政策相呼应,助力温州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子基金合作重点投资相关中小企业,用资本力量助推企业成长,培育未来领军企业。
瑞安天使基金专注天使轮和种子轮投资,致力于帮助早期创业项目跨越资金缺口,为本地初创项目提供孵化助力。
近年来,温州基金生态圈加速成型,政府背景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与大罗山基金村等私募股权基金集聚区,已成为支撑产业升级的重要资本力量。此次三只基金的落地,将进一步为温州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关键词:融合
硬科技引领新突破
硬科技成为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主战场。产融合作不仅提供资金支持,更通过赋能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真正转化为产业竞争力。本次创投大会上的产业投资签约聚焦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一批项目落地生根——
“温创投”基金与星曜半导体投资意向签约;生物医药领域达成多项合作:鹿城区、温州市国金公司与浙江智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投资合作签约;龙湾区与四川康德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合作签约;苍南县与温州品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试生产线项目投资意向签约;龙港市与上海复容投资有关生命健康项目投资招引合作签约;此外海经区管委会与华拓智嘉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投资合作签约。
平台协同方面,“科融通”平台与“创投温州”平台同步启动信息共享,进一步强化了产融对接机制,提升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覆盖面,为温州创投生态建设夯实基础支撑。
一场创投盛会,“链”通产融两端,新机遇不断涌现。
随着创投生态的持续完善和一批基金产业项目的落地,未来,更多创新企业与资本有望在温州这片热土上牵手共成长,更多科技成果将在这里转化落地。
政企共探产融新路径
GP-LP对接论坛聚焦并购破局与基金组建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与产业整合需求日益增强,温州上市公司正积极通过并购重组推动产业升级与战略转型,步入发展“快车道”。在2025年创投大会“GP-LP对接论坛”上,来自上市公司、GP/LP机构、央企投资平台及地方国有资本等多方代表,围绕上市公司并购与产业基金组建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作为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温州拥有一批深耕制造业与消费领域的上市公司。近年来,这些企业普遍面临“产业链补链强链”“数字化转型”和“区域产业协同”等核心需求。会上,有温州上市公司表示,正积极寻求产业链上下游优质标的及横向“小而美”企业。另有传统制造企业指出,当前行业竞争激烈,亟须通过并购布局新质生产力。还有部分公司已通过设立产业基金主动对接优质项目。来自国内知名投资机构的GP代表分享了在生命健康、智能科技等领域的成功案例,表达出与温州企业共同拥抱先进生产力的意愿。
在“政府投资基金运营监管要求”议题环节,国资LP与市场GP代表展开热烈讨论。专家认为,政府投资基金已成为培育新兴产业、助推区域经济的关键力量。随着其市场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基金管理人(GP)也正进一步明确自身在市场化与专业化之间的定位。
会议还聚焦央企与地方联动的合作机制。央企资本代表表示,基于布局新兴产业的需要,央企高度重视与地方合作,正持续加大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战略区域的投入。温州本土国资代表也表示,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与央企合作意愿显著增强,期待共建更完善的产业生态圈。
本次论坛通过多维度、高层次的对话,不仅为温州上市公司指明并购重组与产业升级的方向,也为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稳健的产融生态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案,进一步助推温州民营经济迈入创新与资本双轮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绘就科创项目新蓝图
优质科创项目对接会昨举行
创新潮涌瓯越,科创引领未来。昨天下午,作为2025创投大会暨创新温州产融对接会分论坛之一的优质科创项目对接会举行。会上,大罗山基金村和市国投公司向与会嘉宾分别推介了“创投温州”平台和“温创投”基金;8个优质科创项目进行了路演并举行“一对一”的交流对接。
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统筹指导下,由大罗山基金村建设的“创投温州”平台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创投生态、打通资本与产业连接通道,致力于构建“政策—资本—项目—服务—载体”五位一体的创投全链路服务体系。“创投温州”平台设有科创项目、投资机构、路演大厅、政策前沿、成果案例、投教动态、服务机构、产业平台等多项功能模块,让更多创新项目找到耐心资本,让更多投资机构找到优质的项目。
“温创投”基金由温州9家市级国有企业联合发起设立,是一只市场化运营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目标规模达200亿元,首期认缴规模30亿元,将通过两种核心方式开展投资:一是直接投资优质项目;二是引导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子基金。投资方向将重点聚焦温州市“5+5+N”产业体系、市属国企产业链关键链条、关键环节及关键企业,同时兼顾长三角区域内的优质项目,助力区域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对接会上,北京爱普力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光粒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展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科创公司进行了路演,他们聚焦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赛道,深耕科创领域。
昨天,温州两家科创企业:佰诺创睿(温州)生物科技公司和空天知行合一(温州)航天科技公司也进行了路演。前者是由李校堃院士领衔的温州医科大学团队发起的大分子药物与规模化制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及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和蛋白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聚焦重组蛋白类药物及其特色制剂中试及商业化生产。后者是2024年浙江省军民融合重点建设项目,主营应用于大型低轨互联网星座的电推进系统和化学推进系统,率先开拓化学推进系统在军工装备领域的应用。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本内容为编辑独立观点,不代表大湾区经济网立场,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本网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
证券之星
证券之星金融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