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万维:砸超18亿销售费,上半年亏损加剧,AI业务不及预期
证券之星 李若菡
在“All in AGI与AIGC”战略的持续推进下,昆仑万维(300418.SZ)上半年亏损进一步扩大,净亏损达到8.56亿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公司正面临多方面的经营压力。一方面,其Opera搜索业务月活跃用户增长乏力,另一方面,广告与海外社交网络业务的毛利率出现下滑,拖累了公司整体毛利率表现。期间费用的大幅增长、多家子公司持续亏损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也对公司利润空间形成明显挤压。
不仅如此,公司全面押注的AI业务成色不足,其AI集大成产品天工AI不仅未能跻身行业头部阵营,还出现用户数量下滑的情况。如何走出亏损、实现商业化落地,成为昆仑万维亟待破解的难题。
费用飙升致亏损加剧
2025年半年报显示,昆仑万维实现营业总收入37.33亿元,同比增长49.23%;归母净利润为-8.56亿元,同比亏损扩大。经计算,公司近一年半累亏金额超24亿元。
自2023年公司践行“AI in AGI与AIGC”战略后,公司持续加大在AGI与AIGC等核心方向的投入力度。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15.43亿元,同比增长59.46%,创2015年上市以来新高。受此影响,公司在去年迎来上市首亏,亏损金额达15.95亿元。
进入2025年,公司的研发费用持续走高。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7.98亿元,同比增长5.41%。
同时,由于公司市场费和渠道费增加,其销售费用在上半年大幅增长95.57%,达18.28亿元,创上市以来同期历史新高。因股权激励费用增加,公司管理费用也出现两位数增长,其金额为6.2亿元,同比增长33.04%。
一方面,期间费用的增长侵蚀了昆仑万维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公司将以投资为主营业务的子公司所持股权投资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81亿元)列为经常性损益,该部分亏损同比扩大110%。
证券之星注意到,公司以投资为主营业务的子公司昆仑集团,其在上半年受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的影响,报告期内净亏损为3.23亿元,同比亏损扩大143%。
除昆仑集团之外,昆仑万维旗下还有3家子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为北京天工智力、SkyworkAI Pte. Ltd.以及OperaNorway AS,分别负责人工智能技术开发、音乐社交平台及网络游戏运营、浏览器搜索业务。2025年上半年,上述三家子公司净亏损金额分别为2.86亿元、4.52亿元、1.22亿元。
除上述因素之外,计提各项减值损失的大幅增加进一步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表现。2025年上半年,受无形资产产生减值损失以及坏账损失增加影响,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共计2153.1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98%。
证券之星注意到,随着营收规模的增长,昆仑万维的应收账款随之走高,并攀升至历史高位。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应收账款为10.44亿元,同比增长64.91%,其增速远高于营收49.23%的增速。
不仅如此,昆仑万维的现金流也出现下滑。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亿元,同比由正转负,公司称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持续发展,相应的经营类支出增加。
AI业务难扛营收大旗
目前,昆仑万维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广告业务、Opera搜索、海外社交网络以及短剧平台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上述四大业务的收入分别为14.33亿元、6.91亿元、5.2亿元、5.8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8.39%、18.51%、13.93%、15.62%。
证券之星注意到,虽然公司上半年收入规模有所上升,但公司Opera搜索、广告业务等均面临不同挑战。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Opera搜索业务正面临用户数量下滑的困境。半年报指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Opera全球月活跃用户达到2.89亿,低于去年同期的3亿。
不仅如此,公司广告业务及海外社交网络的毛利率均出现下滑,分别录得44.58%和74.58%,同比下跌8.48个百分点和12.95个百分点。受上述两大业务的拖累,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为69.88%,同比下滑3.68个百分点。
在AI业务布局方面,昆仑万维主要聚焦两大方向,一是面向生产力场景的人工智能体,二是面向社交娱乐场景,包括视频、音乐、社交和游戏。
据了解,今年5月,昆仑万维对其AI集大成产品天工AI进行改版升级。新版弱化了此前主打的AI搜索、AI对话等功能标签,转而强化了文档办公类功能。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改版反映出昆仑万维正在为盈利寻找更现实的路径。AI搜索目前缺乏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场景,而Office类工具等能切实提升效率的应用,则被视作AI商业化的重要方向,天工AI此次调整也透露出公司对加速盈利的迫切心态。亦有分析指出,改版后的天工AI在新闻及时性、准确性上出现了明显下滑,且内容展示时也不再提供信源出处,缺乏“溯源”交互能力。
证券之星注意到,天工AI不仅尚未进入行业头部阵营,且正面临用户活跃度下滑的挑战。
2025年以来,AI产品的整体格局已经显露出“强者恒强”的趋势。量子位智库的数据显示,豆包、夸克、DeepSeek在Web和APP双端均表现出垄断式的领先优势,已成为首批国民级AI应用。公众号“AI产品榜”发布的8月榜单数据显示,在APP端,天工AI以623万月活位列全球第六十名、国内第十二名,其MAU环比下降4.85%。
而在天工AI改版后瞄准的AI办公/效率赛道上,尚有夸克、腾讯文档、WPS AI、百度文库等资深玩家,天工AI能否在该赛道突出重围,仍待观察。
此外,今年上半年,昆仑万维多模态、视频、音乐、世界模型等多款核心模型,覆盖Skywork-R1V、SkyReels、Mureka、Matrix等多个方向。
然而有分析指出,其视频生成模型SkyReels-V2虽已支持生成30~40秒视频,但该赛道仍面临商业化案例缺失、内容质量不稳定、版权认定不清晰等挑战,整体商业化前景尚不明朗。
从业绩贡献来看,公司AI业务占比较低。2024年,公司AI软件技术业务营收仅为3858万元,占总营收比重为0.68%。2025年上半年,公司虽未披露该业务收入,但负责其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子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收入871.47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仅为0.23%。(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李若菡)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本内容为编辑独立观点,不代表大湾区经济网立场,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本网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
证券之星
证券之星金融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