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沈阳!药店做好慢病管理的关键,就在这场会议
2025年9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血管病学大会慢病管理论坛在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AI智领未来,慢病管理新生态”为主题,汇聚医保政策、医药数据、学术科研、连锁药店及人工智能等领域专家,共同探讨慢病管理事业的创新路径与未来图景。
论坛由辽宁百和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商学院院长王强主持。他强调,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政策东风下,回归专业、深耕慢病服务已成为连锁药店发展的必由之路。
衡水以岭药业董事长兼石家庄以岭药业零售部总经理纪珍强致开幕辞,他首先对与会专家、合作伙伴及各界同仁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指出在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战略指引下,中医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纪珍强说,科技创新与循证医学研究正在为中医药注入新的活力。以岭药业始终坚持以络病理论创新为指导,在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防治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零售药店作为社区健康服务的“第一窗口”,在疾病预防、保健管理和初步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以岭药业推出“专业药事中国行”,并积极携手连锁药店开展“人民健康之星”等系列公益行动,提升基层健康服务能力。
最后,纪珍强表示,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汇聚多方智慧,为慢病管理提供新思路、新方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他坚信,中医药必将在现代健康管理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政策引领:明晰方向,规范发展
论坛首单元聚焦政策与市场。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原局长赖诗卿做《医保政策趋势与社会药房发展》演讲,指出我国已逐步构建起全周期、全渠道药品价格治理机制,门诊统筹政策、“双通道”管理机制及国谈药品“双目录”制度为DTP药房带来发展机遇。他同时也提醒,政策红利伴随更严格监管,社会药房需规范处方来源与采购流程,不断提升合规经营能力。
赖诗卿说,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和健康需求升级的背景下,社会药房应从传统药品销售向健康服务枢纽转型。他以慢病管理为例,指出药房可借助数字化工具,提供更精准、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成为基层医疗体系的重要支撑。最后,他呼吁行业以“专业化、数智化、服务化”为转型方向,主动融入“健康中国”建设,重塑新时代价值。
米内网副总裁兼零售资源平台总经理程谋在会上解析了《当前形势下的连锁药店发展路径》,依托米内网独家数据,他深度解读了当前国内药品零售市场的整体格局与区域特点,指出连锁药店破局的关键在于三大核心战略:重构价值体系,摆脱同质化竞争;深化开放协作,实现产业链资源整合;激活内生动力,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以应对集采、控费等冲击。程谋的演讲不仅清晰勾勒出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更提供了兼具前瞻性与操作性的发展路径,为来自全国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参会嘉宾带来了极具价值的战略思考。
科技与学术:双驱动赋能慢病管理
在“行业篇与企业篇”单元,前沿科技与传统学术交相辉映。天津壹联互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祺分享了《AI+慢病管理:药店智能化转型的精准破局之路》,提出构建基于AI的全流程智慧运营体系,通过“全域AIP”同城运营模式,实现对门店三公里范围内消费者的精准触达与高效转化。
“公域难破局!私域留不住?90%的商家正在经历这样的运营困局。”张祺直指实体流量的痛点,并重点介绍了“全域AIP”同城运营模式,该模式融合公域引流与私域运营,实现对门店三公里范围内消费者的精准触达与高效转化。借助AI视频生产工具和智能矩阵发布系统,药店可大幅提升内容产出效率与质量,完成在多平台的协同推广与用户沉淀,从而有效提升获客能力和转化率。
他强调,在数字化浪潮下,药店应主动拥抱技术变革,持续强化自身数智能力,方能在新竞争环境中赢得持续优势。
在学术前沿板块,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魏聪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指导慢病管理》的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中医“络病”理论在当代健康管理中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以及如何用“通络养生八字经——通络、养精、动形、静神”,构建中国特色慢病管理体系。
魏聪教授指出,“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慢性疾病高发的背景下,应树立“身体需要经营,健康需要管理”的现代健康理念。她引用数据称,全球真正符合健康标准的人群仅占5%,而处于亚健康状态者高达75%,这突显了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健康服务模式的紧迫性。
魏教授说“通络养生八字经”涵盖了气血调理、精气充养、合理运动与心神调摄等多个维度。其中,“通络”基于中医络病理论,强调疏通脉络以防治心脑血管等慢性病,“通络药物”如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津力达颗粒等,已在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防治中获得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被列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刚刚发布的《通络药物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专家共识》,为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药物治疗方案;“养精”注重固本培元以延缓衰老,指导研发了八子补肾胶囊等滋补抗衰老产品;“动形”倡导适度运动,如以中华通络操缓解疲劳;“静神”如开发枣椹安神口服液、益肾养心安神片等安神助眠类产品,调节情绪改善睡眠。这一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健康管理体系,不仅为慢病防控提供了系统化的中医解决方案,也为药店健康服务升级和专业转型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与学术支撑。
实践落地:工商携手,共挖蓝海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在慢病管理论坛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慢病负责人任计辉发表了题为《深化慢病服务,挖掘增量蓝海》的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以岭药业依托强大学术资源和项目体系,为连锁药店提供的全方位慢病管理赋能方案。
任计辉指出,以岭药业通过“五维重塑”模型,帮助药店实现从销售药品到提供健康解决方案的转型。在学术资源方面,以岭药业拥有涵盖心脑血管、糖尿病、呼吸等八大慢病领域的17大专利中药,其核心产品如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津力达颗粒等均具备权威循证医学证据,经过严谨的临床验证,相关研究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药店慢病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
在服务赋能上,“专业药事中国行”项目联合数万名三甲医院专家和数百名慢病管理专家,为药店店员、慢病专员及执业药师提供定制化培训,涵盖动销课程、慢病训练营和考级辅导,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同时,借助AI数字人技术,开发用药提醒、报告解读、智能随访等工具,提升患者管理效率和依从性。
针对会员管理,连续5年启动“人民健康之星”项目,覆盖24省、4.5亿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患者教育、社区路演和精准引流,助力药店将“打折卡”升级为“健康卡”。此外,以岭药业还提供颈动脉斑块检测仪、微循环检测设备等专业工具,支持药店设立慢病检测区,并开展专家义诊、中华通络操体验等场景化服务,增强顾客黏性和信任度。
任计辉表示,以岭药业致力于与连锁药店共同打造全周期健康管理闭环,通过短期立标杆、中期建壁垒、长期创模式的策略,帮助连锁药店实现可持续增长。
论坛期间,“科学健身健康中国——全民通络健康计划”启动仪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这一项目将科学健身与专业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旨在通过系统化的健康服务升级,为药店从传统的药品销售场所向综合性的健康服务平台转型提供新助力。
标杆论道:借鉴经验,洞察未来
成功的实践离不开标杆的引领。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津楠分享《重构“人-货-场”体系增加慢病动力》经验,推进专业化人才体系建设,推出付费服务,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效率与患者体验。
杨津楠指出,在“人”的维度,漱玉平民设立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病种专员,并通过DTP药房与慢病专区运营,持续提升员工专业素养与服务精准度,切实增强顾客信任与满意度;在“货”的层面,企业正推动从商品销售考核向服务能力考核转变,推出包括健康监测包、营养与中药养生等,并为慢病患者提供建档、监测、用药指导等全流程解决方案,以此提升患者依存度和贡献值,像以岭药业的几个慢病品种,如参松养心、通心络、芪苈强心、津力达今年都在稳步提升;针对“场”的构建,漱玉平民整合医疗与保险资源,推行全病程分级管理,并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及可穿戴设备等科技手段,全面提升服务效率与患者体验。
杨津楠强调,通过“人-货-场”系统性重构,漱玉平民不仅强化了慢病管理的专业与服务能力,也为药店行业挖掘增量市场、打造差异化竞争力提供了可复用的实践模型。
论坛最后,法默西管理咨询公司总顾问尹东宇在《存量竞争下的品牌力与用户赋能价值》演讲中指出,在存量竞争的白热化阶段,构建强大的品牌力和实现深刻的用户赋能,是药店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尹东宇指出,当前药店已步入存量竞争阶段,必须跳出传统零售思维,强化其“服务业”属性。他提出,药店应建立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商品组合策略,涵盖功效、调养与价格等多重维度,并借助品牌工业企业的产品与流量资源提升来客数。同时,需重构采购与业务系统,强化药学服务与常见病专业管理能力,尤其应重视中医药在慢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及患者用药依从性管理。
围绕用户赋能,他强调应深化与品牌药企的合作,共同开展数字化病种运营和患者长期健康管理。尹东宇特别指出,糖尿病等慢病品类仍存在显著增量空间,药店可依托数据资产和数字化工具——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筛系统,实现精准服务和业务拓展。
“熬过最寒冷的冬季,就是万物生长的春天。”最后,他以“合纵连横,聚力共赢”总结破局之道,呼吁行业各方协同合作,通过多重链接和高效触达构建新的健康消费场景,迎来药店行业转型后的全新发展周期。
随着各项议程的圆满结束,慢病管理论坛在热烈氛围中落下帷幕。本次论坛成功搭建了政策、学术、产业、技术高效对接的平台,为推动慢病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智慧与力量。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慢病患者将获得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共同迈向更加健康的未来。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本内容为编辑独立观点,不代表大湾区经济网立场,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本网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
证券之星
证券之星金融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