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年轻化的比音勒芬:费用增长致盈利承压,加盟渠道表现疲软
证券之星 吴凡
正在向年轻化转型的高端化服饰品牌比音勒芬(002832.SZ)于近期发布了一份盈利承压的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1.03亿元,同比增长8.63%;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亿元和3.9亿元,各自较上年同期下滑13.56%和14.96%。
签约年轻代言人、加速线上渠道开拓,到加大广告投入、升级品牌终端形象,一系列的动作传递的信息愈发清晰:这个曾被调侃为中年男人最爱的品牌,正迫切地想要淡化“父辈专属”标签,试图在“老钱质感”与“新世代审美”之间寻找破局点。不过证券之星留意到,转型的落地,短期内需要面对投入费用上升带来的业绩压力,长期来看,也要求其在“不丢老客”的前提下,真正让新世代认可其兼具质感与潮流表达的品牌价值。公司能否借助此次转型打开业务增长空间,仍有待时间与数据来检验。
销售费用双刃剑,Q2净利润大幅下滑
据了解,比音勒芬产品涵盖高端生活休闲、时尚休闲与专业运动线,覆盖专业运动和日常休闲场景,目标客群为中产及以上收入人群,尤其以40岁以上男性商务精英为主。不过由于此前较为依赖高尔夫场景与中年客群,也使其被外界贴上“中年商务风”等刻板标签,这种认知束缚不仅限制客群拓展,更易导致品牌在年轻消费者心中的“过时感”。
而伴随消费代际更迭,年轻群体不仅是当下消费增量的主要来源,更是品牌未来发展的长期资产。此外从行业侧看,比音勒芬所聚焦的高尔夫服饰领域,亦面临本土及国外品牌的多方挤压,行业的竞争加剧也在倒逼着比音勒芬寻求破局之道。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2年,比音勒芬首次在年报中提及以“国际化、高端化、年轻化、标准化”为其新的建设目标。近年来,公司更是加速向年轻化方向布局,其着手点主要在产品、渠道、企业形象、品牌建设等方面。
不过这场多维度的转型并非轻装上阵——从签约年轻代言人的营销投放、线上渠道开拓的技术与运营成本,到品牌终端形象升级的门店改造费用、年轻化产品线的研发投入,每一项动作的落地都意味着短期内需持续注入资金,也由此带来了阶段性的成本压力。
2024年,比音勒芬业绩呈现“增收不赠利”,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4.28%。高额的营销费用是致利润承压的重要原因,年报显示,公司销售费用达到历史新高的16.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96%,其中装修装饰费(1.44亿元)、广告宣传费(1.96亿元)、电商服务费(3106.38万元)以及门店运营费(4.7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6.09%、108.11%、65.42%和12.70%。
今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大品牌投入,销售费用继续同比攀升15.51%至8.71亿元,这也导致公司利润承压,其中今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达8.17亿元,同比增长22.33%;但归母净利润为8280万元,同比下降29.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009.12万元,同比下降35.27%。
比音勒芬集团董事长谢秉政在近期的媒体交流会中则表示,只要不是剧烈或大幅度的变动,净利润阶段性下滑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正常的情况。
加盟渠道疲软,整体毛利收缩
从上半年业务表现看,比音勒芬服装板块收入实现同比增长8.91%至20.9亿元,从产品端看,上装、下装、外套三大核心品类收入均较上年同期实现不同幅度增长;而从渠道端看,公司线上销售收入大幅增长71.82%至2.15亿元,这一增速远超其余销售渠道。
也需要看到的是,一方面,伴随着线上流量竞争加剧、获客成本持续攀升,今年上半年,比音勒芬电商运营费已大幅增长44.53%至4387.5万元,公司虽解释称主要系线上业务增长所致,但这一数据也折射出“流量红利消退”背景下,线上渠道的运营成本正不断抬升。
另一方面,线上渠道为快速起量,常倾向于通过价格折扣吸引消费者,但这一策略与比音勒芬的高端品牌定位存在潜在冲突。对此谢秉政在媒体交流会中表示,以前很多品牌盲目地通过线上发力,以价格取胜,导致线下渠道未被消费者认可,让品牌美誉度下降。所以公司不能一味地要增长,也要控制好线上和线下的价格。
更需警惕的是,报告期内比音勒芬不同渠道的收入增速呈现分化,线上与直营渠道仍保持增长态势,加盟渠道却陷入“增收乏力”困境:收入较上年同期下滑10.34%,其中前五大加盟商的销售总额较上年同期下滑约10.88%至6155.43万元。
今年上半年,比音勒芬合同负债同比微增1.05%至3.85亿元,主要系期内购买理财产品增加所致,然而加盟门店数量仅较上年同期增加2家至656家,报告期内净增长6家门店,低于同期净增28家的直营门店数量。
此外,上半年比音勒芬在盈利端亦显露压力——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滑1.94个百分点,降至75.92%,高毛利优势略有收缩,其中比音勒芬线上渠道毛利率同比微增0.28个百分点至77.87%,直营渠道毛利率与线上水平接近,达到77.9%,但盈利效率下滑,毛利率同比下滑3.5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线下加盟渠道的盈利压力更为突出:其毛利率仅为69.50%,不仅比线上、直营渠道低超8个百分点,盈利能力还呈同步下滑趋势,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41个百分点,成为拖累整体毛利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谢秉政在媒体交流会中表示,上半年整个消费环境不是特别好,如果从国内服装A股的表现来说,比音勒芬的成绩可以算是不错的,但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我们还得继续努力。(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吴凡)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本内容为编辑独立观点,不代表大湾区经济网立场,文中图片为政企或百度图库公开检索及配图。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本网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侵删。
证券之星
证券之星金融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