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作为资本市场中规模庞大、期限稳定的长期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正以举牌、增持、推进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等多种方式加速布局权益市场。Wind数据显示,剔除受自持因素影响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平安银行三只个股后,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保险资金共现身735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数量为607.98亿股,合计持股市值为5808.83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具备入市的主动诉求,叠加政策支持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预计未来险资将逐步增配权益类资产。
自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首批试点项目以来,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开展第二批试点,规模为520亿元,覆盖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和阳光人寿;3月再批复600亿元规模试点,人保寿险、平安人寿等5家头部险企加入。截至一季度末,试点累计规模已达1620亿元,参与机构扩展至8家险企。
2025年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称,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且将调整偿付能力的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而且,2025年1月,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在现有基础上,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并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业绩实施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
此外,2025年4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上调保险资金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此举将可释放增量权益投资资金数千亿元。
在低利率与政策利好共振的背景下,部分险企正积极通过举牌、增持参与股票投资。
例如,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平安人寿于5月6日增持招商银行347.55万股H股,持股比例由11.92%增至12%。此前,平安人寿曾于今年1月和3月两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
5月8日,瑞众人寿增持龙源电力160万股H股,平均每股作价6.2247港元,涉及资金995.95万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5.32亿股,持股比例由15.99%升至16.04%。此前3月12日,瑞众人寿还买入中信银行H股约300万股,共计持有中信银行H股约7.44亿股,占中信银行H股股本的5%,3月下旬,瑞众人寿又斥资超3000万港元买入中国神华H股,持股比例达到5%。
民生证券分析师张凯烽认为,长端利率中枢下行背景下,预计险企将加大权益投资,以提升投资弹性和资产负债匹配能力,但这也意味着险企要更谨慎地面对市场风险,强化投研能力和风控体系,对险资整体的权益投资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险资负债端的刚性约束和投资风格,预计险资将重点配置高股息、高ROE(净资产收益率)、抗周期性强的资产,并有望逐步增加对中证A500指数(侧重科技和新兴产业龙头)成分股的配置。
另外,2025年以来,多家险资机构正在积极争取长期股票投资试点。4月,泰康保险旗下泰康资产发起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申请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
张凯烽分析指出,自2023年10月份开启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以来,头部险企不断获得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份额,权益空间不断扩大。该试点允许险资通过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票,采用权益法核算或以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类资产计量,从而减少市值波动对险企当期利润表的影响,有望逐步达到“长期资金入市+平滑利润表波动”的平衡。
华创证券也表示,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模式下,险资发起设立的基金以长期股权投资的形式计入资产负债表,通过持股比例乘以基金公司当期损益的方式进入险企利润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权益资产公允价值波动对报表的直接影响。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图片为政企及百度图库提供。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