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缚鹏
国投瑞银基金投资部总经理
一季度回顾:躁动、分化
2025年以来,权益市场总体震荡,个股活跃。特别是春节以后,市场在Deepseek和机器人加持下,部分投资者开始相信东升西落,风险偏好急剧上升,资金集中追捧国产算力资本开支和机器人,个股表现分化严重,即使是在TMT内部,个股表现也极度分化,主题投资特征显著,经济相关品种和红利指数表现偏弱。
3月以后,风格开始有所转变,部分资金从成长转向红利,成长和红利差距收敛。总体上看,无论是前面的成长还是3月以后的红利,市场还是在回避经济相关性行业。
年初以来市场表现反应了红利和科技主题的结构性特征
数据来源:WIND,国投瑞银
四月以后,成长红利风格差距收敛
二季度权益市场展望:扰动中寻找确定性
自2024年以来,我们一直对权益市场重心上移持乐观态度,原因在于股债收益比显著有利于权益。拉长时间维度看,我们认为中国居民资产正处在一个长期再配置的起点。
过去三十年,中国居民资产大量配置在房地产和固定收益产品中。前者受益于中国高效的城市化进程,后者对应的是中国企业高额资本开支的高资金价格。未来,两者都将出现根本性转变。接下来居民面临的将是不再大幅上涨的房价,不断走低的固定理财收益,这可能成为居民资产再配置的契机,促使权益资产配置的增加。
股债收益比持续新高
数据来源:WIND,国投瑞银
当然,权益资产相对高收益对应的是相对的高波动,这是投资人不得不面临的困惑。但我们也看到了决策层在制度方面做出的努力,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推动更多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入市等等,这为权益市场长期走好奠定了制度基础,需要的是等待量变逐步演变到质变。
回到短期,股债收益比容易受到盈利端预期变化的扰动。当投资者忧虑企业中长期盈利前景的时候,股债收益比会在短期内失效。过去两年的宏观环境,经常会让投资者对中长期前景感到沮丧,因此权益市场尽管指数还可以,但过程艰难。
展望二季度,关税事件冲击下,权益市场不可避免的又将迎来震荡。
美国大幅上调进口关税后,各国政府反应不一,博弈过程中,市场震荡难免。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保持对事件发展的紧密跟踪,当前无法对终局定价。非要定价只能凭信仰,悲观者会向全球衰退演绎,即使国内有对冲也就是相对好点。乐观者会认为回避对美敞口就好了,聚焦内需,聚焦内需对冲政策。
美国促使制造业回流,中国提振内需、供给侧改革是不可逆的趋势。同18年比,中国当前的优势是资产价格都处在相对低位,房地产风险也基本释放完毕,这是后续国内政策发力的基础。综合下来,我们认为市场短期跌幅或许已经差不多到位。但博弈过程中,情绪和流动性始终会成为短期扰动因素,市场波动难免,在新的共识形成之前,权益市场总体上应该是震荡过程。
投资机会选择:内需、红利、供给收缩、成长
1. 内需
外贸被压制的情境下,启动内需对冲是应有之义。且从长期格局看,美国制造业回流,中国提高内需和反内卷是各自解决长期的问题的关键所在。接下来我们应该能够看到支持内需的政策出台。而内需类公司通常有不错的现金流和分红能力,同时过去三年也不受市场待见,估值均处在低位。家电,乳制品、啤酒等行业中都能够找到有股息和现金流保护的优质标的。另外,消费习惯变化也产生了不少高增长的“新消费”类公司。
2. 红利
债券收益率持续走低,红利类资产性价比突出。事实上红利在2024年一度有主题化的趋势,静态股息率一度成为选择标的的首要甚至是唯一指标。然而,红利策略的出发点应该是稳定的现金流,且上市公司有持续回馈股东的意愿,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投资者能够找到自由现金流拐点,叠加有意愿加大分红比例的标的,无疑能获得比单纯高股息红标的更好的回报。
3. 供给收缩
行业和企业盈利能力不仅仅取决于需求,也依赖供给,好的供给格局能够给行业内公司带来合理且稳健的回报,供给改善过程中更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超额回报。前者的代表是煤炭、有色,未来值得关注的是钢铁、光伏、化工、航空。
4. 成长
从成长的角度看,AI、机器人都才开始,甚至还处在导入期,2024年下半年以来,资金热捧下,两者均出现了主题化投资的迹象。但拉长维度看,方向是确定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过程中,基本面方面,AI应用,机器狗场景落地概率大,值得重点关注。
数据来源:本报告中各类数据来源于Wind、国投瑞银基金。
特别提示:国内逆周期政策调节不达预期的风险;经济基本面和上市公司盈利大幅下滑的风险;中美贸易格局继续恶化的风险;美元指数大幅上行的风险等。本文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非投资建议,不属于对任何投资收益或本金安全的保障,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报告中的观点是基于我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和目前市场情况分析得出,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函:
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资本市场发展所有阶段。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相关公告。请投资者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定期定额投资不等于零存整取的储蓄品种,有损失本金的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基金如果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需承担汇率风险以及境外市场的风险。基金由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投资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国投瑞银”)制作。除非另有规定,本报告版权仅为国投瑞银所有,未经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为国投瑞银,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我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我公司对报告的内容和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国投瑞银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发生更改。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收件人在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方面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做出任何担保,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本报告是机密的,只有收件人才能使用。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材料或分析工具只提供给收件人作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金融工具或金融服务的要约或要约邀请。国投瑞银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国投瑞银的客户。
本报告不构成咨询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收件人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