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工程 > 品牌观察 手机租赁乱象升级:人人租整改变涨价,消费者权益谁来兜底?

手机租赁乱象升级:人人租整改变涨价,消费者权益谁来兜底?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2025-04-21 21:00
小字号 阅读量:5.90万

大湾区经济网品牌观察报道,当“租手机比买手机更划算”的广告铺天盖地时,很少有人意识到,租来的可能不是便利,而是一连串消费陷阱。央视《财经调查》4月曝光人人租平台乱象后,这个号称“年轻人轻资产生活入口”的租赁平台,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崩塌。更讽刺的是,其整改措施推出仅4天就被消费者抓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承诺的规范未见实效,租金价格却悄然上涨,超1.3万条投诉揭开租赁经济华丽外衣下的灰色产业链。

image.png

图源人人租官网截图。

在人人租的《致歉信》中,整改措施写得冠冕堂皇:下架商家自检商品、统一检测二手手机、核查虚假地址商家。但细究执行细节,漏洞多如筛子。承诺4月14日公布的手机成色标准拖延至16日才在官微“挤牙膏”,所谓的“九成新”“九五新”分级全凭平台仓库主观判定,有用户晒出检测报告质问:“屏幕划痕超过5条还标‘九成新’,平台拿什么取信于人?”更蹊跷的是,整改后所有商品的买断价突然消失。此前租用iPhone 16 Pro Max年租金6502元,4月18日竟涨至6602元,有消费者计算发现:“按这个租金租满两年,比官网买新机还贵800元。”

image.png

image.png

社交平台上,消费者用“血泪帖”拼凑出人人租的“收割图谱”。上海白领李菲3月底租用相机遭遇“幽灵订单”——审核通过后商家始终不发货,平台客服只会机械回复“已加急催促”,最终她不得不以双倍价格临时租用设备,为此损失了原本计划好的客户拍摄订单。山东大学生张悦的经历更显荒诞:她以299元租下的索尼相机被商家单方面取消订单,次日同款设备标价599元重新上架,商家私信暗示“现在市场价格涨了,想要机器得加钱”。而邓女士的遭遇则暴露行业潜规则:租用的奢侈品包归还后被索赔1800元划痕修复费,商家既不出示专柜维修凭证,也不允许自行送修,反而建议“继续租用三年后直接买断”,折算下来总成本超过专柜价两成。

image.png

律师指出,这些乱象已触碰法律红线:“商家虚构库存取消订单涉嫌消费欺诈,强制买断条款违反《民法典》公平原则,平台若纵容商家行为需承担连带责任。”据第三方投诉平台统计,人人租的投诉中近四成涉及“恶意扣押金”,有用户归还设备后三个月仍未收到押金,拨打客服电话竟被告知“商家已跑路”。更令人不安的是隐私泄露风险,尽管人人租要求所有设备进仓检测,但技术人士实测发现,部分安卓手机仍残留商家预装的定位软件,用户在不知情下可能被全程监控。

这场风波背后,折射出二手租赁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平台为快速扩张降低商家准入门槛,导致大量“皮包公司”涌入;价格体系不透明催生“看人下菜碟”的定价策略,同一台设备在不同用户端显示不同租金;而监管空白则让维权沦为“扯皮马拉松”,消费者往往因取证困难、诉讼成本高而放弃追责。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商家甚至把租赁业务当作“变相高利贷”,通过虚高押金、制造违约、强制买断等套路牟利。

浙江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显示,我国电子设备租赁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但行业标准缺失导致投诉率年均增长47%。专家建议,应尽快建立租赁设备残值评估体系,强制平台公示检测报告、定价公式及商家保证金,并设立第三方纠纷调解机构。当年轻人试图通过租赁逃离“消费主义陷阱”时,他们不该掉入另一个更隐蔽的资本圈套。毕竟,当租来的手机可能随时变成“定时炸弹”,所谓的“轻资产生活”也不过是镜花水月。

编辑:徐丽丽

本文标签:人人租整改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返回大湾区经济网首页返回品牌观察频道企业号入驻

相关文档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

京ICP备1903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