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 低空
  • 财经
  • 科创
  • 粤政通
  • 融媒
  • 研报
  • 展会
  • 星图
  • 品牌
  • 文旅
  • 教育
  • 首页 > 教育 > 正文

    重庆工业职院:打造产学研用“重工标准”,建设“西部制造强校”

    2025-05-23 22:10大湾区经济网申请入驻>
    分享至

      5月22日上午,2025第五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走进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所有着近70年办学历史的西部制造强校。

      众所周知,汽车是“重庆造”的代表产品,也是重庆外贸出口的“潜力股”。作为以服务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庆工业职院,是如何以职业教育赋能“渝车出海”?其办学特色、专业建设又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

      工匠育人

      这是一所有声有色的育人“大观园”

      穿梭“工业文化长廊”、打卡“再读红岩”教育实践中心、路过错落有致的教学楼……来自天南海北的教育媒体人,齐聚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渝北空港校区,兵分两路,直击优势专业,感触工业办学文化。

      走进重工,记者团便被校园“工业文化长廊”吸引目光。央广网记者韩清言向前追问了长廊的建设背景。她了解到,该长廊以工业文化发展时间为轴,串联工业文明大事件和主要人物。长廊全步道设计,主体元素采用工业钢板,现代雕塑“重工之光”寓意工业文明发展的无限延续。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工业文化环境为载体,植入工业物质文化,重点打造一园一廊三馆三室十二景,使校园一草一木都起到“润物无声、文化育人”的作用。

      “制造+服务”协同布局

      聚力产学研用向世界输出“重工标准”

      走进重工智能制造产教融合中心,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唐春林介绍,智能制造产教融合中心由国家、地方、合作企业和学校四方共投入9545万元建成。围绕数字设计、数字孪生智能产线和产品质量检测四个生产环节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数字孪生智能产线已经成为国内高职院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设备和智能产线系统集成、数转智改、智能运维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充分体现重工”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的办学理念。

    image.png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裴江红向媒体团展示了产教融合中心模具产线。在这里,记者团参观了精密模具智能制造实训区,领略了工业院校精密模具智能制造的先进设备。

      “围绕汽车技术‘研发、试验、制造、销售、服务’产业链岗位群,服务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共建‘长安汽车产业学院’,携手赛力斯等龙头企业打造国家级职教培训基地”……步行参观至车辆工程学院实训基地,媒体团仿佛来到了长安汽车试驾现场。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汽车依次排开,让记者们备受震撼,再次感慨“西部制造强校”果然名不虚传!

    image.png

    走进车辆工程学院实训基地

      “不仅‘请进来’,更多的是‘走出去’。过去几年间,我们联合长安汽车30个国家的海外经销商开展线上线下技术培训,直接培训海外技术人员1000余人次,解决技术问题100余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院长金明说,学院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丰富完善海外产业生态,助力“渝车出海”。

      在高赋能先进制造业中挑重担

      建设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

    image.png

    座谈会现场

      作为入选国家首批“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区域经济发展脉搏,紧扣数字化转型与中高端制造浪潮,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探索职教改革新路径,成功开辟出一条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传德表示,学校现有渝北和南川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32.42亩,建筑面积55.39万平方米,设有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开设有机械设计与制造、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55个专业。现有教职员工1100余人,在校学生15000余人。

    免责声明:凡是标有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均为本网的文字内容原创;图片为政企及百度图库提供。其他均来自本网“授权媒体”或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

    京ICP备1903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