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站

首页 > 湾区资讯

自动驾驶送醉酒者回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来源:扬子晚报 · 2024-12-11 16:57
小字号阅读量:2797

  当自动驾驶遇上查酒驾,该如何处理?近日,一条由某博主发布的关于“车主酒后,由朋友远程代驾”的短视频在网络上热传。如何对视频中提及的案例进行定性,成为了网友们热议的焦点话题。(12月10日《羊城晚报》)

  上述短视频显示,一位车主因为酒醉而无法开车,于是朋友把他安置在了副驾位置,并用手机APP启动车辆送其回家。别以为这会顺利到家。据说该车第一次差点把交警撞了,第二次被交警用雪糕筒拦停,被处以扣12分的处罚。

  该事件之所以引起热议,一方面,智能驾驶技术是否已实现“车位到车位”(即用户从坐上车就可以启动智驾,直至最终目的地完成自动泊车)的水平?虽然多家汽车厂商推出该功能,但资深业内人士透露“技术稳定性没达标”。

  另一方面,法律层面是否允许?从上述车主对处罚并不接受,正在申请行政复议来看,认为并不违法。估计其理由是,既然汽车有该功能,法律就该允许。然而类似行为在法律上是明确禁止的。已有交警发出提醒或者开出罚单。

  不可否认,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神速。自动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操作下,自动安全操作机动车辆。这给驾驶人带来便利,给汽车产业带来变革。

  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法律层面,都不支持“自动驾驶送醉酒者回家”。从表面看,功能上支持,但技术并不稳定,已经发生过酒后使用辅助驾驶发生撞击致人受伤的事故。所以,自动驾驶仍处于试点阶段。

  我国法律没有及时作出修订,也是因为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尚不完全成熟,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自动驾驶引发的一系列事故,表明修改法律规定为时尚早。无论醉酒者还是其朋友都不能忽略安全隐患和法律规定。

  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技术成熟稳定之后,实现“自动驾驶送醉酒者安全回家”并不是梦,法律也可能在适当时候作出修订,以适应智能驾驶时代。但目前不能急于冒险。

  对此,有高速交警发布提醒,现阶段,智能辅助驾驶并不等于自动驾驶,驾驶人仍是第一责任人,这说得很明确了。承办过相关案件的宁波市检察官也表示,即使饮酒后开启自动驾驶功能行驶,仍应当被认定为驾驶员属于酒驾。

  在技术稳定性和法律规定没有同时支撑“自动驾驶送醉酒者回家”前,我们不应该成为“冒险者”,因为冒险是要付出代价的,无论伤到自己还是撞到他人,后果都不堪想象。即体验自动驾驶应在试点范围内进行,不可逾越红线。

  根据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类似“自动驾驶送醉酒者回家”行为,有的涉嫌无证驾驶,有的涉嫌酒驾。出于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考虑,交警部门不但要加大针对性普法力度,也要严查相关违法行为,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本文标签:酒驾

返回大湾区经济网首页返回湾区资讯频道企业号入驻

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档

大湾区经济网属于粤港澳三地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粤港澳三地有关商协会支持的官方权威指定信息推进传播平台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由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门户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24 www.dwq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2394700904@qq.com / 商务合作:15013200095

京ICP备19030535号